第(2/3)页 时值天气严寒,袁尚见床榻上并无衣物被褥,心生疑虑,对公孙康说:“愿铺坐席。” 公孙康申斥说:“汝等头颅将行万里。哪里还需要坐席?”喝令刀斧手,将人头砍下,装入木匣,派遣凉茂往易州献给曹操。 再说曹操在易州按兵不动,夏侯惇、张辽等劝说:“如不下河东,当回许都防备刘表。” 曹操说:“等袁氏兄弟首级到来后,即便回兵。” 众皆暗笑。 忽报公孙康遣人来献袁氏兄弟首级,曹操迎见。 凉茂呈上袁熙、袁尚、苏仆延三人首级及公孙康书信。 曹操大笑说:“果不出奉孝所料。”遂授公孙康为左将军,封襄平侯,留凉茂在冀州任魏郡(郡治在今河北临漳县)太守。 众皆惊问:“何谓不出奉孝所料?” 曹操方拿出郭嘉临终所书让众观看,书略云:“闻悉袁熙、袁尚往投辽东,明公切不可以兵加之。公孙康久畏袁氏吞并,二袁往投必疑。若以兵相击,必并力迎战,急不可下;若缓图,则自相残杀,势之必然。” 众人见了郭嘉所书,皆称赞郭嘉神机妙算之能。 曹操引众人再次至郭嘉灵前设祭,然后引军还冀州,使人先扶郭嘉灵柩至许都安葬。 曹操夜宿冀州治所邺城东角楼上,凭栏仰观天文,扶栏沉思史事,想自秦汉以来,秦皇汉武一统天下,为防北方夷族侵袭,不惜耗费大量军力物力,修建长城,构筑城堡。然却防不胜防。今平定了乌桓,征服了辽东,北方既定,然南方还有刘表、孙权为患。若欲南征,又恐北地再乱,依然两难相顾,遂生营建邺城为都之念。 次日聚众议事,程昱等请求回军许都,早定南下之策。 曹操说:“诸君所言,正合我意。”接着说了营建邺都之意,征求意见。 程昱说:“邺城乃春秋齐桓公称霸时所建,七国魏之都城。后西门豹治理邺城,史蕴深厚。汉置冀州,邺为治所,袁绍据此经营多年,规模宏伟。在此基础上扩而营建,必为要塞重地。” 曹操少子曹植说:“都非一般城邑所比,不但易于居住、交易、游乐,当有重要标识,以此增加文化底蕴,聚集文士贤达。” 曹植,字子健,是曹操与卞夫人所生的第三个儿子,十多岁时,就能诵读《诗经》、《论语》及先秦两汉辞赋,诸子百家也曾广泛涉猎,思路快捷,谈锋健锐,进见曹操时每被提问常常应声而对,脱口成章。 曹操曾经看了曹植写的文章,惊喜的问他:“是你请人代写的吧?” 曹植回答:“话说出口就是论,下笔就成文章,只要当面考试就知道了,何必请人代作呢!”再加之性情坦率自然,不讲究庄重的仪容,车马服饰,不追求华艳、富丽,这自然很合曹操的口味。渐渐地,曹操开始把爱心转移到曹植身上。 曹植十五岁时开始随父东临沧海,东征海贼管承到达淳于(今安丘东北),十六岁随父北出玄塞,北征柳城。回军路上,曹植把自作《白马篇》诗呈示曹操。诗云: 白马饰金羁,连翩西北驰。 借问谁家子?幽并游侠儿。 少小去乡邑,扬声沙漠垂。 宿昔秉良弓,楛矢何参差!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