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却说曹操即席演说,坦露心机,众皆参拜:“虽伊尹、周公,也难与丞相相比。” 文人才子见曹操出口成文,冲破汉代以来散文旧框束缚,清新洒脱,无不心悦诚服,称赞为“文章之楷模”。 曹操大喜,令置酒设宴,同饮庆贺。 曹操连饮数杯,一时兴起,唤左右捧过笔砚,欲作《铜雀台诗》。正要下笔,忽报东吴来使求见。 曹操令人唤入。 来使参拜毕,呈上奏表:“受孙侯派遣往许都拜见丞相,闻知丞相会群臣于邺郡庆赏铜雀台,特赶来候见。今荆州大部已属刘备,孙侯把妹嫁给刘备,并表奏刘备为荆州牧。” 曹操看完奏表,教人引来使往台下就坐。 来使去后,曹操说:“孙权赤壁获胜,本应攻占荆州,却被刘备索取,反而将其妹嫁给刘备,表奏刘备为荆州牧,不知何意?” 程昱说:“孙权本忌刘备,欲以兵攻之,又恐丞相乘虚而击。故遣使表荐刘备,一来可安刘备之心,二来示意孙刘结好,不可轻易动兵,以塞丞相之望。” 曹操点头称是:“若能拆散孙刘合力,事当能济。” 程昱说:“孙权倚重依靠的是周瑜,而周瑜却忌恨刘备、诸葛亮。丞相若表奏周瑜为南郡太守、程普为江夏太守。这样一来,周瑜必以刘备为仇,夺取荆州。待孙刘相互吞并,两败俱伤,乘间图之,可收一鼓二敌之效。” 曹操又说:“北方既定,但由于连年混战,百废待兴,吾当大力招揽厚民善治人才,尽快恢复生产,发展经济,促进百姓安居乐业。” 程昱说:“华歆华子鱼,诏拜豫章太守,善于治理,因为政清不烦,吏民感而爱之。孙策经略江东,豫章乃成一叶孤舟。华歆顾及百姓安危,保护军吏生命,不战而归附孙策。若假天子诏命邀其来京,即可慰籍孙权,又可为我所用,岂不两全其美?” 曹操说:“善!”遂召来使上台,重加赏赐,即回许都,表奏周瑜为南郡太守,程普为江夏太守,邀请华歆作为通好使节速至许都。 来使奉诏回到东吴,见了孙权,奉上诏命,备说曹操邀请华歆进京通好之意。 孙权不想让华歆离开,华歆对孙权说:“吴侯因为能遵奉皇帝之命,这才能与曹公结下友谊,但这份友谊还不牢固。让我去那边为您加深,岂不更好?留我在此,是养一个无用之物,这不是好办法。” 孙权听了很高兴,于是答应送他入京。 华歆离开江东时,宾朋好友及昔日同事千余人都赶来相送,并赠送了“数百金”的巨额钱物。 华歆是来者不拒,暗中却在赠金上作了标记。 临行之日,他把宾朋好友所赠财物全摆出来,对送行者说:“本来没有拒绝诸位馈赠之心,所以收受的礼品很多。想着我这次是孤零零地单车远行,本来是无罪之身,但怀藏壁玉就有被杀的理由,望宾朋好友为我想一个万全计策。” 众人谁也没有保证他带着沉重的金银珍宝上路而十分安全的计策,只好收回原来的赠予,无不佩服其高尚的品德。 华歆就这样两袖清风来至京师,很受曹操器重,被授任为议郎,兼司空军事,后升任尚书,又转升侍中。 且说周瑜与曹仁江陵鏖兵,刘备用诸葛亮计,以助周瑜为名,教赵云暗夺取了江陵,气得周瑜大叫一声,金疮迸裂。 周瑜用美人计,赚刘备至南徐为质换取荆州,又被诸葛亮设计逃脱,赔了夫人又折兵,再次气得金疮迸裂,倒在船上。 今被诏封南郡太守,意欲报仇,上书孙权,乞令鲁肃去讨还荆州。 孙权对鲁肃说:“子敬昔日担保把荆州借给刘备,却一直迁延不还,等待何时?” 鲁肃说:“文书上明白写着,得了西川便还。” 孙权叱说:“只说取西川,迟迟却不动兵,岂不等老了人?” 鲁肃说:“吾愿前往去说。”遂乘船往荆州去见刘备。 再说刘备与诸葛亮在荆州广聚粮草,调练军马。 早有诸葛亮派往许都的密探来报:“曹操邺城设宴庆贺铜雀台,武将显能,文人荟萃。回到许都,表奏周瑜为南郡太守,程普为江夏太守。” 刘备闻听笑说:“曹操赤壁大败,聚集将领显能到还罢了,弄去一般文人雅俗,吟诗作赋,岂不是败中取乐,自我聊慰?” 诸葛亮暗忖:曹操靠武纵马定乾坤,凭文提笔安天下,所虑极远,帝王之略也。便对刘备说:“曹操表封周瑜、程普,是想让孙权放松警惕,以便与我争夺荆州,致使两败俱伤,从中取利。” 正说间,东吴密探来报:“周瑜领南郡太守,意欲夺取荆州。孙权派遣鲁肃前来索取,不日即至。” 刘备说:“鲁肃此来,定为索要荆州,何以应之?” 诸葛亮说:“鲁肃若提荆州之事,主公只管放声大哭。待哭到悲切之处,吾再出来解劝。” 计议方定,报称:“鲁肃至。” 刘备迎接鲁肃入府,礼毕叙坐。 鲁肃说:“今奉吴侯钧命,专为荆州一事而来。皇叔已借住多时,一直不说归还。现在两家已经结亲,当看亲情面上,望早早交还。” 刘备闻言,二话没说,掩面大哭。 鲁肃惊问:“皇叔何故如此?” 刘备也不答话,只管恸哭不止。 正当鲁肃手足无措时,诸葛亮从屏后走出:“子敬知道我主公为何如此恸哭吗?” 鲁肃说:“实在不知。” 诸葛亮说:“这是明摆着的事情。当初我主公借荆州时,你我担保,取得西川即还。仔细想来,益州刘璋乃我主公之弟,皆为皇室骨肉,若兴兵去取,恐被外人唾骂;若要不取,还了荆州,何处安身?未取西川,又不还荆州,于尊舅孙侯面上又不好看,又加上你我中间保人,还与不还,事处两难,故泪出衷肠。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