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73章 平城换千万-《贩夫全神录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凿空大帝笑而不言,香供大都督杨宗桓继续说下去。

    话题还回到北魏孝昌二年(526年),鲜于修礼起兵左人城后,恒州、朔州流民纷起响应。

    当年二月,高车族斛律洛阳,起于桑干西,与黄河西岸的费也头牧子相连。

    当年四月,朔州城民鲜于阿胡据城反。

    不久后,斛律洛阳和费也头牧子相继被尔朱荣镇压。

    鲜于阿胡率流民突出重围,向南转移。当年七月,攻克平城。

    史书对于鲜于阿胡的事迹,就说了这么多,再往后,鲜于阿胡是被尔朱荣镇压了?还是自立为王了?还是战败隐遁了?亦或是投降朝廷了?

    无论是什么结果,再也没人知道。鲜于阿胡到底是怎么消失的?

    鲜于阿胡攻克的平城,那可是北魏曾经的首都,拓跋氏发达起来的老营。

    北魏道武帝皇始三年(398年)七月,拓跋珪迁都平城,正式称帝。

    到太延五年(439年),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,一直以平城为首都。

    直到太和十七年(493年),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,大举改革,实行汉化。平城作为北魏首都九十五年之久,几近百年。

    孝文帝虽然改革的气度恢宏,但吏治却一塌糊涂,给北魏灭亡埋下了祸根。京官奢靡成风,卖官鬻爵。州郡聚敛无已,盘剥压榨。兵役徭役繁重,农民大规模破产,纷纷入寺为僧,编户日益减少。

    孝文帝驾崩之后,就不断爆发小规模起义。直到后来的六镇起义、河北起义、山东起义、关陇起义。

    最终是两魏分列,北魏历二十帝,享国一百四十八年。

    也就是说,鲜于阿胡攻占平城,意味着将北魏王室的老巢给占了。那为什么说他占了平城,其事迹就再也没有下文了呢?

    鲜于阿胡也是从小做生意的,主要贩卖朔州一带的特产胡油,即胡麻油。攻占平城的时候,他已经三十八岁,做胡油生意二十年之久。

    他以平城为筹码,叫朝廷出白银八百万两,然后所有义军成为朝廷正军,享受军饷。他的义军都是朔州被压榨到没有田地、没有牲畜、没有收入的三无之民,共计三万五千人马。

    他的打算很清楚,八百万银子,每人分二百两,自然可以让弟兄们修房盖屋,小本生意起家。自己只留一百万两,从此消失在朝廷面前。

    为什么有这么奇怪的计划?人家鲜于阿胡是商人起家么,跟那些想要称王称霸的义军首领可不是一码事。他以为,朔州民众跟着他造反,无非解决一个饭碗问题。

    二百两银子,对于普通民户来说,就是什么也不干,坐吃山空,一家平均五口人按每天吃掉五十文钱,一两银子可以供一家人吃二十天,二百两银子可以供一家人吃上四千天,约十一年。

    俭省节约的话,二百两银子可供一家人吃二十年以上。
    第(2/3)页